期刊简介

本刊物是以刊登伤残医学为主的多学科的医药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以从事伤(病)残、临床、康复、推理等工作的各级卫生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伤(病)残人为主要对象,以促进我国伤残医疗事业的发展,提高伤(病)残人的健康水平与生存质量为宗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出版部门: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516/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16/R

邮发代号: 黑龙江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黑龙江

出版地区 黑龙江

订购价格 696.00

杂志荣誉 2002年省科技厅、省出版局、新语言文学委员会评为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516/R
  • 国内刊号:11-5516/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省科技厅、省出版局、新语言文学委员会评为优秀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2015年第5期文章
  • 黄连素(小檗碱)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研究

    患者和医生都熟知的黄连素或称小檗碱,临床应用时间比较长,药价便宜、患者服用简单方便。通常情况下黄连素(小檗碱)为消化内科的常用中药,一直用于治疗感染性腹泻,但是近期一系列的研究表明黄连素(小檗碱)具有治疗心血管方面疾病的可能。中国的中药材资源丰富,盛产黄连,黄连素是从黄连中提取,所以原料药来源广泛,价格比较低廉,开展黄连素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研究可以使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从中获益,还能促进我国的中药研......

    作者:李曼 刊期: 2015- 05

  • 浅析心内科护理安全管理策略

    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临床护理的时候,根据医院的相关规定和制度来严格的遵照流程执行的管理,该管理的目的是希望能给患者的护理和康复带来保障。护理安全直接体现了护理质量的高低,是患者获得高质量护理服务的基础,也是医院形象的体现和发展的资本,对于医院工作正常运行,社会稳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都会和法律问题有所联系,目前护理纠纷的发生率比较高,全体的护理人员对于安全问题也......

    作者:张岩 刊期: 2015- 05

  • 呼吸内科护理风险与防范措施的分析

    呼吸内科临床护理具有一定的风险,该风险不仅仅是针对患者而言的,护理人员也是受到风险的威胁。主要的风险有物理、化学、生物、心理等多方面的因素,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提前进行预防,避免风险产生,给患者和护理人员安全带来保障。......

    作者:孙华 刊期: 2015- 05

  • 药剂纳米技术的应用研究

    纳米技术在医药研究领域的应用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为药剂研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近年来,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药剂纳米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在研究开发新型药剂、提高药剂效果、改善用药途径以及增加用药稳定性等方面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药剂纳米技术的应用十分必要。......

    作者:刘明哲 刊期: 2015- 05

  •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中西医康复护理进展

    脑卒中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脑血管疾病,以偏瘫为常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生存质量,其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等均位于我国各项疾病的前列[1]。在美国,该病已经成为第3致死疾病、第1致残因素[2]。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为219/10万,致残率高达83%[3]。有国内外学者指出,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的原理是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的原理[4][5]。反复......

    作者:吴志勤 刊期: 2015- 05

  • 超声技术在临床麻醉应用的新进展

    随着可视化技术在麻醉学中的发展,超声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临床麻醉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超声技术不断进步,高分辨率便携式超声仪器和探头技术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由于超声的无创性、实时性、可视性以及可重复性等特点,可为临床麻醉提供精确的数据和丰富的手段,对医疗效率和医疗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其中包括经食道超声技术在围术期中的应用,超声引导下动静脉穿刺置管技术,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等,这些......

    作者:李跃祥 刊期: 2015- 05

  • 刊首语--浅谈伤残医学

    伤残绝非是受伤造成的残,它的内涵很深,不能从字面解释,需不断学习,逐渐加深理解。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文明,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伤残的预防与康复治疗。我国自“残疾人保障法”颁布以后,对伤残、残疾的预防、康复治疗人才的培养、康复医疗机构的设置等都有明确规定。......

    作者: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5- 05